磁悬浮制冷黑科技来了!山东多地集中供冷开启“清凉革命”
磁悬浮制冷黑科技来了!山东多地集中供冷开启“清凉革命”
磁悬浮制冷黑科技来了!山东多地集中供冷开启“清凉革命”6月9日,在潍坊市坊子区地质家园小区,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四(dìsì)勘探队低碳能源技术开发部(kāifābù)负责人王维想正带领技术人员检查磁悬浮地源热泵(yuánrèbèng)机组,开启住宅和办公区集中制冷试运行。在6月15日正式供冷前,他们要(yào)持续对系统(duìxìtǒng)末端管道进行补水打压查漏,及时处理管道漏点,对地埋系统进行补压,做好夏季供冷工作。
集中供冷正在改变山东人的生活方式,从潍坊的“磁悬浮”技术(jìshù)突破到青岛、济南的规模化应用,一场绿色供能革命在齐鲁大地悄然(qiǎorán)展开(zhǎnkāi)。
6月9日下午3点,潍坊(wéifāng)室外温度达36℃。而在(zài)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勘探队(kāntànduì)办公区,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为23℃。“这个机组制冷效果非常好。”王维想(xiǎng)正带领技术人员检查磁悬浮地源热泵机组时说。
这台由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内首台磁悬浮地源热泵(yuánrèbèng)机组(jīzǔ),在安装投用前,王维想曾组织6次技术论证会议以确保其可靠性。记者看到(kàndào),机组旁仍保留(bǎoliú)着三台已运行20年的进口螺杆式地源热泵机组。“原本作为备用(bèiyòng),现在看来是多虑了。”王维想坦言,“新设备不仅节能效果显著,而且噪音低、运行更为稳定。”
5月21日,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潍坊组织召开了天瑞重工“磁悬浮(cíxuánfú)热泵机组、磁悬浮冷水机组(lěngshuǐjīzǔ)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”科技成果鉴定会。鉴定结果显示,这(zhè)两类磁悬浮机组平均节电率达30%,并(bìng)在高温、高压及大冷吨(制热量(zhìrèliàng))等关键技术指标上取得了突破,性能全面超越传统设备。
冬天(dōngtiān)供暖,夏天供冷,居民的实际体验如何?地质家园小区5号楼居民杨(yáng)爱莲说:“怕风太凉,现在出风口(chūfēngkǒu)暂时(zànshí)只开了一个。冬天的供暖效果也非常好,我们也是关闭了卧室里的出风口,室温可以保持在21℃左右。”
山东的磁悬浮产业正(zhèng)实现从技术“跟跑”到“并跑”再到“领跑”的跨越。天瑞(tiānruì)重工牵头制定了磁悬浮国家标准,主导建设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、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。专家预测,凭借(píngjiè)高效、节能(jiénéng)、低噪(dīzào)、智能化等优势,磁悬浮热泵及冷水机组将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。
随着6月中旬(zhōngxún)来临,青岛迎来集中(jízhōng)供冷季。青岛能源(néngyuán)集团工作人员正加紧进行供冷前设备调试,高校、医院、商业中心及居民小区等19处场所即将开启“集中供冷”模式。
在青岛,集中供冷呈现出多元化技术路线(lùxiàn)。
奥帆中心利用(lìyòng)其海岸线优势,采用海水源热泵系统,每年7月1日至9月30日为1.76万平方米(wànpíngfāngmǐ)区域供冷。这套系统通过压缩机(yāsuōjī)消耗少量电能,将海水中的热能提取或释放,实现建筑制冷。
中天恒大厦的(de)“光储直柔”技术则代表了未来方向。楼顶150千瓦峰值的光伏板发电(fādiàn)通过直流配电网(pèidiànwǎng),为直流磁悬浮离心机、直流水泵等设备供电,配合储能设备和水蓄冷装置,基本满足大厦1.5万平方米(wànpíngfāngmǐ)用能需求,实现近零碳排放。
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古镇口科教园区采用地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系统为21.3万平方米区域供冷。项目(xiàngmù)设置(shèzhì)两大(liǎngdà)能源站,根据学校寒暑假特点优化设备配置,在低负荷时(shí)优先使用地源、空气源可再生能源。
在居民小区,集中供冷也已落地生根。市北区玲珑郡小区采用地源热泵(yuánrèbèng)风机盘管系统(xìtǒng),每年6月15日至9月25日为业主提供集中供冷服务。龙湖春江(chūnjiāng)天境则(zé)选用磁悬浮离心式冷水机组,为2万平方米区域统一供应5到12摄氏度的冷水。
济南的集中(jízhōng)供冷模式(móshì)在5月15日提前启动。济南能源集团所属冷热联供公司服务区域正式开启夏季供冷服务,覆盖齐鲁(qílǔ)大桥、山大二院等区域共计23万平方米。这一创新供能模式,通过“一张(yīzhāng)网”冷热联供系统,为高密度公共建筑提供更高效、更环保的制冷服务。
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政务服务中心,集中供冷系统让室内温度保持在24℃左右。与传统(chuántǒng)空调不同(bùtóng),集中供冷通过风盘水性质传输冷风,体感更为舒适(shūshì)自然。
“制冷效能比是制冷系统(zhìlěngxìtǒng)能源(néngyuán)效率的(de)核心指标。”济南能源集团冷热联供公司运营服务部负责人赵明介绍,“传统空调的数值在3.0左右,而经过优化设计的供冷系统,这一系数达到了6以上,是传统空调的2倍(bèi)。”
济南的集中供冷(gōnglěng)系统具有集约用地、错峰降容、高效(gāoxiào)节能、智能管控、避免重复投资等特点(tèdiǎn)。例如,通过利用峰谷电价差异和蓄冷技术,系统可以在夜间电价低谷时制备大量冰或冷水,白天(báitiān)释放供冷,从而节省电费并减轻电网负荷。
“集中供冷”何时能走进寻常百姓家(jiā)?
业内人士表示,现阶段集中(jízhōng)供冷主要适用于公建用户,大规模普及到居民家中仍有难度。一方面,当前居民家中多用地暖系统,地暖供冷易(yì)出现冷凝水现象,需在设计初始阶段就规划集中制冷(zhìlěng)设施;另一方面,城区已建成住宅大多安装了空调,且(qiě)集中供冷改造成本高。
不过,“集中供冷”进居民家(jiā)已有(yǐyǒu)先例。2021年,济南某小区以(yǐ)“好房子四季如春”为卖点,通过在顶板(dǐngbǎn)铺设高性能传输管道,实现冬暖夏凉;去年,湖南长沙某小区320户业主自筹资金接入集中供能,享受冬暖夏凉服务。目前,济南相关企业正结合高端住宅设计建设(jiànshè)积极洽谈,未来更多高端住宅有望实现集中供冷。
与传统供冷方式相比,集中供冷有什么(shénme)优势?
集中(jízhōng)供冷相比(xiāngbǐ)传统供冷优势显著。其采用(cǎiyòng)大型高效制冷设备,能效比更高,还可利用工业余热、废热或夜间低谷电力(diànlì)蓄冷,降低运行(yùnxíng)成本。用户无需自购昂贵设备,仅付接入费和用冷费,通过峰谷电价策略(cèlüè)能节省电费。在空间利用上,也无需像(xiàng)传统供冷那样设置大面积机房和顶楼冷却塔。以2万平方米、200户居民楼为例,集中供冷比家用空调节能41.8%,年减碳4.49吨,电费支出仅为家用空调的60%—70%,可省331.5元。
集中供冷是(shì)未来的发展趋势吗?
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,区域供冷系统越来越(yuèláiyuè)受到重视。
近年来我国区域(qūyù)供冷(gōnglěng)技术(jìshù)飞速发展,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,已建成投入运行和正在施工的工程已达到千余项,其中绝大部分为国家、省市级重点工程。比如,北京中关村科技园、广州大学城(dàxuéchéng)、深圳前海、上海虹桥等区域也采用了区域供冷方式,并已投入运行。
(大众新闻(xīnwén)记者 王佳声 张鹏 大众新闻·半岛新闻记者 王田 大众新闻·齐鲁壹点(yīdiǎn)记者 李梦瑶 武传英 编辑(biānjí) 吕继萌 设计 张海飞 策划 单青 吕原)
6月9日,在潍坊市坊子区地质家园小区,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四(dìsì)勘探队低碳能源技术开发部(kāifābù)负责人王维想正带领技术人员检查磁悬浮地源热泵(yuánrèbèng)机组,开启住宅和办公区集中制冷试运行。在6月15日正式供冷前,他们要(yào)持续对系统(duìxìtǒng)末端管道进行补水打压查漏,及时处理管道漏点,对地埋系统进行补压,做好夏季供冷工作。
集中供冷正在改变山东人的生活方式,从潍坊的“磁悬浮”技术(jìshù)突破到青岛、济南的规模化应用,一场绿色供能革命在齐鲁大地悄然(qiǎorán)展开(zhǎnkāi)。
6月9日下午3点,潍坊(wéifāng)室外温度达36℃。而在(zài)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勘探队(kāntànduì)办公区,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为23℃。“这个机组制冷效果非常好。”王维想(xiǎng)正带领技术人员检查磁悬浮地源热泵机组时说。
这台由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内首台磁悬浮地源热泵(yuánrèbèng)机组(jīzǔ),在安装投用前,王维想曾组织6次技术论证会议以确保其可靠性。记者看到(kàndào),机组旁仍保留(bǎoliú)着三台已运行20年的进口螺杆式地源热泵机组。“原本作为备用(bèiyòng),现在看来是多虑了。”王维想坦言,“新设备不仅节能效果显著,而且噪音低、运行更为稳定。”
5月21日,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在潍坊组织召开了天瑞重工“磁悬浮(cíxuánfú)热泵机组、磁悬浮冷水机组(lěngshuǐjīzǔ)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”科技成果鉴定会。鉴定结果显示,这(zhè)两类磁悬浮机组平均节电率达30%,并(bìng)在高温、高压及大冷吨(制热量(zhìrèliàng))等关键技术指标上取得了突破,性能全面超越传统设备。
冬天(dōngtiān)供暖,夏天供冷,居民的实际体验如何?地质家园小区5号楼居民杨(yáng)爱莲说:“怕风太凉,现在出风口(chūfēngkǒu)暂时(zànshí)只开了一个。冬天的供暖效果也非常好,我们也是关闭了卧室里的出风口,室温可以保持在21℃左右。”
山东的磁悬浮产业正(zhèng)实现从技术“跟跑”到“并跑”再到“领跑”的跨越。天瑞(tiānruì)重工牵头制定了磁悬浮国家标准,主导建设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、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。专家预测,凭借(píngjiè)高效、节能(jiénéng)、低噪(dīzào)、智能化等优势,磁悬浮热泵及冷水机组将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。
随着6月中旬(zhōngxún)来临,青岛迎来集中(jízhōng)供冷季。青岛能源(néngyuán)集团工作人员正加紧进行供冷前设备调试,高校、医院、商业中心及居民小区等19处场所即将开启“集中供冷”模式。
在青岛,集中供冷呈现出多元化技术路线(lùxiàn)。
奥帆中心利用(lìyòng)其海岸线优势,采用海水源热泵系统,每年7月1日至9月30日为1.76万平方米(wànpíngfāngmǐ)区域供冷。这套系统通过压缩机(yāsuōjī)消耗少量电能,将海水中的热能提取或释放,实现建筑制冷。
中天恒大厦的(de)“光储直柔”技术则代表了未来方向。楼顶150千瓦峰值的光伏板发电(fādiàn)通过直流配电网(pèidiànwǎng),为直流磁悬浮离心机、直流水泵等设备供电,配合储能设备和水蓄冷装置,基本满足大厦1.5万平方米(wànpíngfāngmǐ)用能需求,实现近零碳排放。
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古镇口科教园区采用地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系统为21.3万平方米区域供冷。项目(xiàngmù)设置(shèzhì)两大(liǎngdà)能源站,根据学校寒暑假特点优化设备配置,在低负荷时(shí)优先使用地源、空气源可再生能源。
在居民小区,集中供冷也已落地生根。市北区玲珑郡小区采用地源热泵(yuánrèbèng)风机盘管系统(xìtǒng),每年6月15日至9月25日为业主提供集中供冷服务。龙湖春江(chūnjiāng)天境则(zé)选用磁悬浮离心式冷水机组,为2万平方米区域统一供应5到12摄氏度的冷水。
济南的集中(jízhōng)供冷模式(móshì)在5月15日提前启动。济南能源集团所属冷热联供公司服务区域正式开启夏季供冷服务,覆盖齐鲁(qílǔ)大桥、山大二院等区域共计23万平方米。这一创新供能模式,通过“一张(yīzhāng)网”冷热联供系统,为高密度公共建筑提供更高效、更环保的制冷服务。
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政务服务中心,集中供冷系统让室内温度保持在24℃左右。与传统(chuántǒng)空调不同(bùtóng),集中供冷通过风盘水性质传输冷风,体感更为舒适(shūshì)自然。
“制冷效能比是制冷系统(zhìlěngxìtǒng)能源(néngyuán)效率的(de)核心指标。”济南能源集团冷热联供公司运营服务部负责人赵明介绍,“传统空调的数值在3.0左右,而经过优化设计的供冷系统,这一系数达到了6以上,是传统空调的2倍(bèi)。”
济南的集中供冷(gōnglěng)系统具有集约用地、错峰降容、高效(gāoxiào)节能、智能管控、避免重复投资等特点(tèdiǎn)。例如,通过利用峰谷电价差异和蓄冷技术,系统可以在夜间电价低谷时制备大量冰或冷水,白天(báitiān)释放供冷,从而节省电费并减轻电网负荷。
“集中供冷”何时能走进寻常百姓家(jiā)?
业内人士表示,现阶段集中(jízhōng)供冷主要适用于公建用户,大规模普及到居民家中仍有难度。一方面,当前居民家中多用地暖系统,地暖供冷易(yì)出现冷凝水现象,需在设计初始阶段就规划集中制冷(zhìlěng)设施;另一方面,城区已建成住宅大多安装了空调,且(qiě)集中供冷改造成本高。
不过,“集中供冷”进居民家(jiā)已有(yǐyǒu)先例。2021年,济南某小区以(yǐ)“好房子四季如春”为卖点,通过在顶板(dǐngbǎn)铺设高性能传输管道,实现冬暖夏凉;去年,湖南长沙某小区320户业主自筹资金接入集中供能,享受冬暖夏凉服务。目前,济南相关企业正结合高端住宅设计建设(jiànshè)积极洽谈,未来更多高端住宅有望实现集中供冷。
与传统供冷方式相比,集中供冷有什么(shénme)优势?
集中(jízhōng)供冷相比(xiāngbǐ)传统供冷优势显著。其采用(cǎiyòng)大型高效制冷设备,能效比更高,还可利用工业余热、废热或夜间低谷电力(diànlì)蓄冷,降低运行(yùnxíng)成本。用户无需自购昂贵设备,仅付接入费和用冷费,通过峰谷电价策略(cèlüè)能节省电费。在空间利用上,也无需像(xiàng)传统供冷那样设置大面积机房和顶楼冷却塔。以2万平方米、200户居民楼为例,集中供冷比家用空调节能41.8%,年减碳4.49吨,电费支出仅为家用空调的60%—70%,可省331.5元。
集中供冷是(shì)未来的发展趋势吗?
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,区域供冷系统越来越(yuèláiyuè)受到重视。
近年来我国区域(qūyù)供冷(gōnglěng)技术(jìshù)飞速发展,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,已建成投入运行和正在施工的工程已达到千余项,其中绝大部分为国家、省市级重点工程。比如,北京中关村科技园、广州大学城(dàxuéchéng)、深圳前海、上海虹桥等区域也采用了区域供冷方式,并已投入运行。
(大众新闻(xīnwén)记者 王佳声 张鹏 大众新闻·半岛新闻记者 王田 大众新闻·齐鲁壹点(yīdiǎn)记者 李梦瑶 武传英 编辑(biānjí) 吕继萌 设计 张海飞 策划 单青 吕原)

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